鳳凰鎮
鳳凰鎮位于秦嶺南麓柞水縣的東南部,距離柞水縣城45公里,距西安107公里,行政區劃面積163平方公里,人口密度為111人每平方公里。全鎮轄1個社區、8個行政村、43個村民小組,17287人,鎮區規劃面積5.1平方公里,鎮內交通便利,307省道縱貫東西,寬鳳、皂鳳四級公路橫連南北。鎮區海拔650米,屬兩亞熱帶氣候區,森林覆蓋率達87.3%,耕地總面積17200畝,人均耕地1.03畝。轄區內山大溝深,林木蔥翠,流泉清澈,空氣純凈,氣候宜人。鳳凰古鎮歷史悠久,文化源遠流長,建筑風格獨特,民俗風情異彩紛呈,是都市人最近最理想最有吸引力的旅游觀光、休閑度假目的地,是正在開發崛起的文化旅游勝地。
鳳凰古鎮初建于唐代,興盛于明末清初,距今已有1400年歷史。鎮區現在保留著比較完整的明清徽派古建筑一條街,長710米,呈S型東西走向,各戶間由馬頭墻連接,房屋前檐雕龍畫柱,飛鳥走獸,建筑布局為前庭后院、頗具江南風格,至今仍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筑148座(戶),是我省目前發現的唯一一處保存比較完好的清朝末年、民國初年的古鎮建筑群落。是西北地區規模最大,保存最完整的江漢徽派古建筑群,被歷史學家譽為具有秦風楚韻的“江漢古鎮活化石”。2003年9 月第四批被陜西省政府列入“明清鳳鎮街民居”文物保護單位。2020年被省住建廳命名為“歷史文化名街區”,2021年被省文旅廳命名為“陜西民俗文化藝術之鄉”,是全省100個“省級鄉村振興示范鎮”之一。
鳳凰古鎮歷史文化底蘊深厚,百年來老街“晝夜喧嘩,燈火不絕”。在長期南北文化交融過程中,形成了鳳凰古街特殊的“秦風楚韻”地域文化特征。文學藝術、飲食、民俗風情薪火傳承,保留至今的漁鼓、漢調二簧、漁歌、民歌、社火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樣具有鳳凰鎮移民宗源的文化烙印。特別是《柞水漁鼓》被列入省級文化遺產保護目錄。
近年來,隨著全縣旅游發展步伐的加快,旅游產業日益壯大。鳳凰鎮黨委政府依據古鎮資源優勢,搶抓機遇,按照“生態引領、產業基礎、農旅融合、產村融合”的思路,建立古鎮核心旅游區、東部文旅體驗區、北部康養度假區、西部綜合服務區、南部生態休閑區“五大片區”發展格局,形成以“景區+鎮區+溝谷”為空間載體的“景鎮村一體化”全域產業生態鏈發展模式,以旅游業發展為突破口,構建完善的旅游服務產業鏈和商貿服務體系。不斷拓寬農民增收渠道,統籌發展各項社會事業,著力構建和諧社會,全力打造“宜游、宜居、宜商、宜業”的文化名鎮、旅游強鎮、商貿重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