紅巖寺鎮
紅巖寺鎮位于柞水縣東北部,東與山陽縣小河口鎮接壤,南與杏坪鎮相鄰,西與瓦房口鎮、曹坪鎮相接、北和商州區楊斜鎮毗連,距柞水縣城78公里。全鎮轄9村1社區、56個村民小組4878戶16058人。鎮域面積194.74平方公里,耕地面積8860畝。307省道縱貫全境,是柞水有名的邊貿重鎮。紅25軍長征后曾轉戰到此,建立了五星縣委和五星縣蘇維埃政府,屬于革命老區。
紅巖寺鎮堅持發展為要、實干為本,產業結構不斷優化, 經濟發展提速增效。始終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,作為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本動力,積極優化產業結構,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。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,不斷擴大連翹、茯苓、豬苓、蒼術等中藥材種植規模,建成連翹基地 1.8萬余畝,著力打造“秦嶺連翹之鄉”地理標志品牌。持續壯大特色農業,松籽等獨特優勢產業效益穩定增長,發展吊袋木耳 106萬袋,全鎮農業總產值達到 1.6億元,同比增長9.3;積極推進紅色旅游,打造紅色紅巖名片, 建成鄂豫陜蘇維埃革命紀念館,實施本地灣村史館二期提升改造并對外開放,成為全縣唯一紅色革命歷史教育基地,本地灣谷子溝革命遺址 3A級景區規劃初步完成,紅色教育基地累計接待游客 3.2萬人次;全力加快項目建設進度,工業經濟實現重大突破,累計新引進工業項目 6個、開工 4個,累計招商簽約 11.3億元,到位資金 6.7 億元,工業生產總值達到 3.2 億元,2020 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2690元,同比增長8
,鎮域經濟呈現出后發趕超、乘勢而上的良好態勢。
今后五年,我鎮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思路是: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、三中、四中、五中、六中全會,省市全會,縣第十九次黨代會精神,統籌推進“五位一體”總體布局,協調推進“四個全面”戰略布局,緊密聚焦鎮第六次黨代會確定的目標任務,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,大力實施“生態立鎮、產業富鎮、文旅興鎮、惠民穩鎮”發展戰略, 加快推進“一帶”(新型工業經濟帶)“兩區”(紅色文化旅游區、生態休閑體驗區)“三園”(以連翹蒼術等中藥材種植及土雞蜜蜂養殖為主導的特色農業示范園、以農副產品及服飾加工為主導的就業創業孵化園、以電子商務及北線商貿物流為主導的商品集散物流園)建設步伐,補齊工業經濟短板,強化石材產業支撐,壯大傳統特色農業,激發紅色文旅活力,努力建設極具潛力、 獨具魅力、充滿活力、富有實力的宜居宜業宜游宜商特色城鎮, 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,為建設“三高三區”新柞水貢獻紅巖力量。
未來五年,全鎮經濟社會發展總體目標是:錨定 2035年遠景目標,突出發揮資源優勢,顯著提高質量效益,經濟綜合實力、區域競爭力、城鎮影響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增強,在農業現代化建設、特色產業體系建設、城鄉區域協調發展、生態文明建設、社會文明程度、民生福祉改善、社會治理效能方面取得新突破,鎮域經濟社會發展向更高質量更高層次邁進。主要預期目標是:鎮域生產總值增長6.5左右,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
左右,地方稅收收入增長4.5
左右,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
左右,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
左右,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8
左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