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坪鎮
杏坪鎮地處柞水縣東南部,地跨金井河、金錢河、社川河三大流域,東鄰山陽,南接鎮安,西靠鳳凰鎮、北抵瓦房口鎮。全鎮總面積251平方公里,有耕地20098畝、林地311279畝,轄12個村2個社區,74個村(居)民小組,居民7319戶25223人。常駐人口7285戶22026人,其中脫貧人口2080戶6030人,重點監測人口50戶147人,累計風險消除15戶44人?,F有城市低保繼續保障13戶19人,農村低保戶繼續保障570戶1271人,農村特困供養人員繼續保障324戶326人,享受殘疾人生活補貼550人。2022年以來累計發放低保金313.23萬元,發放殘疾人生活補貼42.803萬元,發放臨時救助資金為194戶55.875萬元。
杏坪鎮有五個方面的突出特點:
一是交通區位優勢明顯。水陽高速建成后,打通了杏坪鎮連接國家高速公路滬陜線、福銀線、包茂線、京昆線的快捷通道,開辟杏坪鎮通往西安、商州等地的大通道,對促進杏坪鎮區域經濟發展,加快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具有重要意義。為杏坪鎮“主動融入小鳳杏一體化、大膽邁進西安商州生活圈”提供更多可能。
二是產業規模效應明顯。杏坪鎮建成杏坪社區、柴莊社區、肖臺村、嚴坪村、黨臺村木耳大棚299個,春秋兩季累計可種植木耳1000余萬袋。大力發展畜牧生產,加大養殖場的規范化運行指導,實現生豬存欄1萬頭,雞存欄10萬只,牛存欄1000頭,羊存欄1000只的生產目標,臘肉加工廠、蜂蜜加工廠等相關配套產業規模也在不斷擴大。發展艾蒿、白芨、玄參、連翹等中藥材種植2700畝,烤煙種植2030畝,魔芋、香椿等特色種植5000余畝。充分利用蘇陜協作項目資金建設千畝產業園,在石家山等5個片區示范種植7個優質茶樹品種2090畝,新建標準化茶葉加工廠1570平方米。累計完成1.366兆瓦光伏的日常維護,包含地面光伏電站1兆瓦,其他分布式光伏電站0.366兆瓦。全鎮共有產業扶持戶4271戶,中長期產業覆蓋率為100%,基本實現了鎮有主導產業、村有特色產業的良好局面。認定致富帶頭人42人,對致富帶頭人進行了培訓,提高致富帶頭人綜合素質,更好的發揮帶頭作用。
三是山水旅游資源豐富。杏坪境內云霧山坐落在柞水縣杏坪鎮嚴坪村,海拔1019千米,西望鳳凰古鎮,東探柴莊、晨光,北看金井河畔,南觀鎮安密境,金錢河繞其山腳而過。山上奇峰怪石、神奇古洞無處不在,寺廟、清泉幽靜安逸,自然環境峻秀壯麗,人文歷史底蘊深厚。在景區開發上與鳳凰古鎮東西呼應,優勢互補。
四是氣候優勢得天獨厚。杏坪鎮位于柞水縣東南部屬北亞熱帶,氣候影響植物帶垂直和平行分布特點明顯。適宜多種類植物群,原始種類保留與繁衍、進化、生長,是有利于各種藥物生長的基地,自然形成天然藥庫。全年日照1860.2小時,最冷平均氣溫0.2℃,最熱平均氣溫23.6℃。極端最高氣溫37.1℃,最低氣溫13.9℃,無霜期209天,年降水量742mm,最大降水量1225.9mm(1983年),最小降水量567.6mm(1976年),四季分明,溫暖濕潤,夏無酷暑,冬無嚴寒,宜長、短日照和不同溫濕度條件下的植物發育生長。
五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。杏坪鎮共有家庭皮紙作坊50余家,主要集中于杏坪社區和嚴坪村,有熟練操作工人150余名,規模較大的有陳久珍作坊、陳忠貴作坊。全鎮年銷售皮紙約1080萬張(每張尺寸1.5平方尺、0.5元每張,每5000張一捆),產值約540萬元。杏坪皮紙制作技藝2007年被列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,2012年被列入陜西省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,2018年被列為陜西省第一批傳統工藝振興項目之一。